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研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课 题 名 称                           
学 科 分 类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表 日 期         年     月      日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2013年12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本人认可所填写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相关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教育科研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明确课题研究的立项部门。研究成果必须先鉴定后发表,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有关课题管理的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______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内容均需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
二、封面右上方“登记号”及右上角“课题批准号”申请人不填。课题类别处填写“重点课题”或“一般课题”,重点课题需根据《课题指南》标明选题序列号;学科分类根据“一级学科分类目录”填写;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四、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五、表中“学科分类”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按国家通用分类标准“一级学科分类目录”填写。
表中“研究类型”为:1.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3.综合研究 4.其他研究。
六、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管理科联系咨询。
办公地址:西安市郭杜北街41号,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710119
联系电话:(029)81896104
联 系 人:郭庆春
电子信箱:gqc@ieecas.cn
网   址:http://www.sxrtvu.edu
 一、数据表
| 课题名称 | 
 | 
| 关键词 | 
 | 
| 课题类别 | 
 | 学 科 分 类 | 
 | 研究类型 | 
 | 
| 负责人姓名 | 
 | 专业职务 | 
 | 研究专长 | 
 | 
| 行政职务 | 
 | 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 
 | 是否担任导师 | 
 | 
| 工作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 电子信箱 | 
 | 邮政编码 | 
 | 
| 联系电话 | 办公:                           手机: | 
| 身份证号 |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作 单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最终成果 | 
 | 
| 预计完成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重要研究课题
| 课 题 名 称 | 课题类别 | 批准时间 | 批 准 单 位 | 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 
—3—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 
 | 
—4—
 六、预期研究成果
|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10项)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 
 | 
 | 
 | 
 | 
| 
 | 
 | 
 | 
 | 
 | 
| 
 | 
 | 
 | 
 | 
 | 
—5—
 七、推荐人意见
|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 
|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 
—6—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 本单位完全了解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九、学科专家组评审意见
十、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审批意见
—7—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课题设计论证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 
——活页1——
——活页2——
——活页3——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 
| 
 | 
——活页4——